在香港九龙黄大仙区,有一处终年香火缭绕的文化地标——啬色园黄大仙祠。飞檐翘角间,慕名而来的善信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日平均访园人数逾1万人次。
今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就有黄大仙信俗传承人李耀辉。
谈及这份荣誉,85岁的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谦逊地说:“这份荣誉是对啬色园整个团队的肯定与鼓励,正是大家同心协力,才让这积淀深厚的文化融入了时代的新脉动。”
从警队硬汉到文化管家
早年服务于香港警队的李耀辉,退休后以义工身份出任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他坦言,30多年警队生涯炼就的严谨,让自己的管理风格带有鲜明的纪律部队烙印:严明、公正、杜绝腐败。
回忆起刚接手时,黄大仙祠的传统科仪传承还停留在“师父带徒弟”的老模式,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李耀辉打破壁垒,成立啬色园经忏科仪文化班,把零散的技艺整理成系统课程,向所有弟子开放。“从前是师父挑徒弟,如今是徒弟主动亲近文化,大门得敞开。”
从前,传统法会连日连夜,让现代人难以抽身参与。“有人说‘老祖宗的规矩动不得’,但文化得让人能参与、愿亲近,才有生命力。”他便着手精简流程,将法会时长压缩到普通人可接受的范围;为让大众看懂仪式内涵,更引入舞台化呈现——当灯光亮起,原本晦涩的仪轨变得直观生动。
这份革新同样延伸到财务管理领域。他向记者自豪地介绍,啬色园400余名会员全是义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工程师,也有商界人士。“若有员工敢在祠内收受红包,我会立刻报警处理。”
在啬色园服务多年的义工陈拾壹深有感触:“李监院的改革,让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改变不少,既高效又积极。财务管理方面,更见公开及透明。无论是道长或义工,都能朝着一个方向把事情做好,这份凝聚力是前所未有的。”
传承百年的人间暖意
李耀辉见证了黄大仙信俗从地方传统走向国家级非遗的历程——2014年,黄大仙信俗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啬色园作为保护单位。
作为非遗传承人,在李耀辉眼中,黄大仙信俗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价值观:孝、悌、忠、仁、义、廉、耻、礼、节、信。
踱步至园内古色古香的中药局,他娓娓道来:1924年,黄大仙祠便开始向贫苦大众免费赠医施药。这是啬色园最早开展的善业,至今已延续逾百年。
从最初的中医义诊,到后来拓展至西医、牙科及物理治疗,如今的中药局每周一至周六营业至晚间8时,午间不歇,守护着街坊邻里的健康。
黄大仙信俗中“普济劝善”的精神也在香港社会的变迁中不断生长延伸。1969年,黄大仙祠创办第一所学校;1979年设立第一所护理安老院;2023年推出首个过渡性居住项目。
“前段时间刚有一家四口搬进新居,孩子妈妈含泪说‘终于有了避风港’。”李耀辉细数,啬色园已发展出19个社会服务单位、17个教育服务单位,推出过渡性房屋“可悦居”,去年还新开了专项健康服务中心。
最让李耀辉引以为傲的,是推动设立的“紧急援助基金”。该基金旨在灾情或意外发生后,尽快将援助金送到受灾家庭手中。他忆起去年的一桩事:一个家庭因“顶梁柱”在工业意外中离世陷入困境,基金次日就将5万港元送到了家属手里。
“困难面前,快一分钟,人家就多一分暖意。”李耀辉说。
老习俗的新表达
为让更多人走近黄大仙信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李耀辉一直带领团队探索创新传播的路径。“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得让年轻人看见它的光。”他常这样说。
2023年7月,筹建多时的黄大仙信俗文化馆正式全面对外开放,成为香港首个由传承单位创建的非遗项目主题展览馆。文化馆以“融和现代科技、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触控屏互动、主题展览、文化讲座等多元形式,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春节期间的黄大仙祠元宵灯会,既延续了古代青年赏灯结缘的浪漫意涵,又巧妙融入现代元素——场内有造型各异、琳琅满目的元宵灯饰烘托节日氛围,供市民打卡体验。“老习俗里藏着大智慧,关键是怎么让它走进当下生活。”他笑着说。
近年来,啬色园黄大仙祠还推出漫画版《漫说历史故事:黄大仙一百灵签》,让签文故事鲜活呈现;睡前读物《孩子人生的启悟:黄大仙师十训故事篇》成亲子共读热门;沙画工作坊、文艺苑里景泰蓝制杯垫、以花为笔写书法等创意活动,更让年轻人直呼“原来传统文化这么酷”。
回望黄大仙信俗入选国家级非遗后的十余载,李耀辉感慨万千:“最骄傲的,是看到一个个文化平台建起来,一场场活动办起来,越来越多人愿意停下脚步,听听黄大仙信俗背后的文化故事。”
傍晚的黄大仙祠渐渐归于宁静,李耀辉在重建的月老殿前驻足。“9月这里就要重开了,你看这设计,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得益彰。”他语气中难掩兴奋,“就像香港这座城市,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创新的蓬勃活力。”
明年将是啬色园黄大仙祠创办105周年。李耀辉说,他的心愿是将黄大仙信俗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播到海内外。
在香港九龙黄大仙区,有一处终年香火缭绕的文化地标——啬色园黄大仙祠。飞檐翘角间,慕名而来的善信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日平均访园人数逾1万人次。 今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就有黄大仙信俗传承人李耀辉。 谈及这份荣誉,85岁的黄大仙祠监
重磅官宣!原定于14号落幕的七彩森林×唐艺大舞台,应广大粉丝热情呼唤,演出时间延长至7月18日!!属于草原、森林与音乐的盛夏狂欢,即将再次开场!! 白天畅游仙境,夜晚嗨翻草原,七彩森林里不止有唐艺的燃情舞台,这片坝上明珠,本身就是避暑天堂。乘坐森林小火车穿梭万亩林海,闯入17℃的清凉绿野仙
2025年7月4-6日,亚洲领先的夏季运动盛会——上海ISPO夏季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北京踏浪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踏浪智行”)作为电动水翼运动领域的创新先锋,以“踏科技浪潮,享智在飞行”为主题,携革命性新品阵容震撼亮相。公司完整发布覆盖“休闲娱乐”至“专业竞技”
今年4月中旬,我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6月30日在京举办的“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创作劳动模范肖像组印。这次创作时间紧、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深感有机会为百年百位劳模创作作品,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毫不犹豫接
这个七月,丰宁坝上七彩森林即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风暴! 7月9日至14日每晚19:30,"唐艺大舞台" 携超强明星阵容空降这片童话秘境,邀您共赴一场平均气温仅16℃ 的夏日极致盛宴! 活动时间:2025年7月9日-14日每晚19:30 活动地点: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七彩森
中国多地近期遭高温天气袭击,江西、上海、福建等地发布高温预警。江滩玩水、消暑美食、室内滑雪……各地消暑纳凉花样上新,夏日经济“热”力十足。 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6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25公里滨水岸线成为热门夏日休闲地,龙沙湾天然泳场开放次日便吸引了1万人次市民游客。 “
6月27日-28日,2025湖南省第十六届健美健身锦标赛在益阳市安化县陶澍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健美健身运动员同场竞技,在茶乡安化展现力与美的魅力。 此次赛事由湖南省体育局、益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安化县人民政府、湖南省健身协会承办,安化县文化旅游广电
一卡在手,畅游京津冀。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市场化运作推出的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面向全国游客正式发行。 据了解,联票首批整合了京津冀三地200多个景区,票面总值近1万元,根据享受项目和权益不同,分298元、198元两种年卡。购买年票一年内,可以畅游加
诗人郭小川曾写道:“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喀什古称“疏勒”,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流经于此,形成依山傍水的喀什绿洲。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在此交会。往来的商贾、旅行者翻越帕米尔高原,在喀什停留、休
随着全国多地气温攀升,暑期文旅消费热潮持续升温。餐饮巨头百胜中国旗下品牌通过门店场景升级、时令产品开发、城市活动联动,在传统消费旺季之外,探索出一条扎根本土、服务社区的增量路径。 门店变身城市文化体验站 在无锡映月里,一座披着“青砖绿瓦”欧式外衣的Pizzeria餐厅成为新地标。这座毗
济南——作为享誉中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近年来,济南市系统化保护传承特色文化,以科技赋能文化“两创”,以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走出了一条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创新之路。 系统保护文化根脉,构建全域文化生态体
5月17日,安徽合肥,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的云里安凹民宿景区,当地民间剧团精心上演了皖中传统戏曲黄梅戏、庐剧经典唱段。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浪潮下,非遗主题民宿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创新表达,成为重构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非遗+民宿”的跨界融合正在重新定义“诗与远方”的内涵,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开辟一条
6月13日,“南洲农业杯”2025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湖南南县站开幕式,在琴湖公园广场举行。这是该项赛事连续四年落户南县。 本次大赛属国家级二类钓鱼赛事,由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承办,湖南省垂钓运动协会、南县总工会、南县城
6月8日,一场主题为“游剑门关走古蜀道”的大型徒步活动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景区举行。400余名游客齐聚千年古道,体验穿越时空的徒步乐趣。 古蜀道作为中国古代“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网核心段落,至今在剑阁县境内存留长达150余公里。有保存完好的古驿道遗迹近百里,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柏7000余棵
游客在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拍摄火箭升空。 火星1号基地内的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海南文昌—— “追火箭”有了观礼平台 海南首个航天观礼综合平台—瑶光火箭观礼平台5月20日在海南文昌正式投入运营,当天便迎来了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的发射。 这一观礼平台距离文昌航